文章標簽:
文章閱讀
在新加坡,PR買房有三年限購,外國人買房要交10%的額外印花稅,無疑放緩了年輕小白領們置房的腳步。雖然不能馬上擁有自己心愛的住房,但同時未嘗不是一個機會利用這個時間差,開始練習持家之道。
沒能力啃老的,正好鍛煉自己的理財能力;有能力啃老的,也能通過自己理財,進一步取得經濟獨立。經歷獨立意味著“主權”獨立,父母參與得越少,越能避免以后潛在的婆媳問題,親家問題等等理不清的家務事。
誰不想自己有能力買房啊?不過要怎么開始做起呢?
簡單三步驟,ABC,依樣畫葫蘆就能成。
第一步,定預算;第二步,了解自己;第三步,制定具體儲蓄或投資策略和計劃。
1、定預算
憧憬一下自己想買什么地點,面積多大,大概多少價位的房子。自己沒意向的,可以參考身邊朋友買的啥房子,或者HDB或者Propertyguru自己做功課。
置房預算=首付+印花稅+中介費+律師費+裝修費+家具家電等
預估首付的時候建議無論實際市場行情如何,都給訂一個合理的房價增幅。預算多了,能選更好的房子。預算少了那就囧了,要避免這樣的尷尬。
2、了解自己
a)了解自己的經濟實力。現在每月收入現金和CPFOA各多少,花銷多少,結余多少。
如果掙得不算少,但結余少,連三分之一都存不下來,那么就減少非理性非必要開支,開源節流。當然道理都懂,第三步的時候我們來講講具體好辦法有哪些。
如果結余還很充足,那么恭喜你買到自己稱心如意的房子只是時間問題。提醒一下,置房只是成家持家的第一步,以后還有生娃買車等等開銷。買房預算夠了,不代表著未來這幾年能大手大腳,而建議眼光放更遠一些,讓時間和復利切實成為你的理財好幫手。
b)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。
購房的錢是有很明確時間限制的,未來2、3年以內會必然用到的。這種時間長短,就決定了不建議任何高風險的投資策略。那么那種把所有買房的錢投去買股票的方式,只能說要么您是高手會玩兒常玩兒玩兒得好走鋼絲的活路,要么就是把所有的收益都放在了運(人)氣(品)上。是不是一點高風險的都不能進呢?也不是,講究的是個比例。
3、制定自己的儲蓄或投資策略
根據自己財務能力和預算的缺口,再根據自己的投資風險能力,這樣就比較明確自己需要什么樣的理財工具做輔助。
缺口小,承受風險低的,建議善用銀行提供的高息儲蓄賬號:例如OCBC的360賬號,POSB的MySavings Account。對基金有一些概念的可以投資貨幣基金或債券基金,也就是類似國內的余額寶,但是不建議這點錢劃回國內再弄回來,其中的匯率風險會把那些小利可能全部吃完,得不償失。
缺口大,承受風險中高的,建議善用基金投資。啟動資本無需很大即可建立起一個風險分散的投資組合,有效規避非系統性投資風險,穩穩當當地跑過大盤就好。基金的挑選要謹慎,宏觀經濟的新聞要多跟進,適當的時候要做組合的平衡和調整。
杜甫說的“安得廣廈千萬間,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,風雨不動安如山。”,是我們共同的愿望。
作者:小諾,歡迎轉載,轉載請注明出處!覆蓋全球多個國家90多個項目
諾華專業顧問一對一為您服務
專業辦理移民機構,提供一體化服務
諾華自主研發評估系統,為您找準方向
律師、投資、房產各行業專家層層把控項目安全
可根據資產及移民目的準確找到適合您的國家
諾華提示:輸入您的電話號碼,點擊按鈕,諾華白金顧問將給您回電,開啟移民尊貴之旅。該通話對您完全免費,請您放心接聽!您的電話號碼僅做移民咨詢使用,諾華承諾將保護您的個人信息安全!